观点争鸣

恒泰期货:以旧换新助力,钢材消费预期改善

2024年05月14日09:18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汽车、家电、机械等行业在新一轮政策下的需求释放情况以及其对钢材市场产生的影响。

热卷价格弹性大于螺纹钢

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对外发布,明确提出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当前,多地正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本文重点讨论汽车、家电、机械等行业在新一轮政策下的需求释放情况以及其对钢材市场产生的影响。

政策出台的背景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GDP增长超过126万亿元,同比上涨5.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扩张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可以看出,“三驾马车”中消费成为2023年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方案》,要求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方案》通过产业设备更新来开拓消费新渠道、通过消费品优化升级来满足消费新需求,消费增速有望在偏高基数下持续增长。

此外,制造业方面的政策支撑将不断强化。在实体企业去库存以及产业利润修复的提振下,制造业投资有望提速。

政策发力、资金支持。《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运用政府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开展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在财政吃紧的环境下,央行专项再贷款将成为重要资金来源。2022年9月建立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中,专项再贷款额度超过2000亿元。在央行的支持下,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实际贷款成本得以下降。

我国粗钢产量自1981年起稳步上升,主要驱动是以地产和基建为基础的城镇化和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而2015—2018年随着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产能扩张步伐放缓。在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后,粗钢产量平控措施出台,钢铁行业供给端穹顶形成。

2023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关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议题在多个重要会议上被提及,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决策施政和实践探索的关键热词。2024年2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广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等行业短流程工艺技术。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意味着高排放、高能耗的钢铁行业,在供需重塑、利润调整后,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且短流程供给有望增加,而长流程供给存在收紧的可能,整体上粗钢产量将小幅增长。从黑色产业链利润变化来看,利润和供给呈正相关关系。在粗钢产量小幅增长预期下,上游炉料端的利润将逐步向成材端让渡。

政策涉及的领域

汽车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为7.2%,汽车领域所占权重较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41万辆,但其仅占汽车总保有量的6.07%。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较大。此外,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超过700万辆的车龄在15年以上。可以看出,汽车更新换代有万亿元规模的释放空间。

《方案》明确提到,预计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淘汰的工作;加快乘用车、重型商用车能量消耗量值相关限制标准升级;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实施好老旧营运车船更新补贴,支持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另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当前,换购需求以乘用车和商用车为核心。乘用车方面,中汽协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车龄在5~10年的乘用车超过1亿辆。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国四乘用车有7400万辆,占乘用车总量的45%,换购需求潜力较大。此外,在政府支持下,部分临期车型提前报废,带动总体销量提升。商用车方面,客车市场扶持力度加大,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的发放有望推动新能源公交运营补贴加速落地;重卡市场受到柴油货车加速淘汰的影响,2024年报废量预计超过90万辆,高于2023年的72万辆。

2024年年初,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均实施了消费券、现金补贴等形式的汽车消费补贴政策。2024年3月2日,上海市商务委发布新一轮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对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分别提供10000元和2800元购车补贴。

车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推出相关优惠活动,其中奇瑞汽车宣布,旗下奇瑞、星途、捷途从3月1日起开启购车补贴置换和现金优惠活动,单量车以旧换新最高可抵扣4万元。后续预计有更多以旧换新具体办法公布,预计2024年汽车消费呈现稳中有升态势,进而提振用钢需求。

家电

上一轮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绿电补贴等政策实施已久,存量家电产品存在年限长、消耗高、安全性能下降等现实问题。另外,疫情三年累积了临期需更新的各类家电,以旧换新势在必行,家电用钢需求也将进入集中释放期。

新一轮以旧换新以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品将得到政策倾斜。此外,新一轮以旧换新以拉动家电消费增长为基石,将带动产业升级以及消费结构优化。可以看出,高标准、高品质的节能减排产品设备成为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力。公共领域方面,《方案》明确提出且要求严格落实对节能减排产品的采购。从当前时点来看,我国家电保有量较大。根据《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家用洗衣机和干衣机、吸油烟机、家用燃气灶、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为8年。因此,家电潜在更新体量庞大,且更新需求占主导地位。在财政补贴的影响下,这部分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消费者收入水平、产品性能、使用频次等因素影响家电需求,家电增长表现分化。四大白电中的空调、冰箱,刚需和节能环保属性较强,其需求逐步进入集中释放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超过使用年限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分别有4999万台、12438万台和5197万台。按照排产测算,2024年1—6月空调销售累计同比将增加11%~13%、冰箱销售累计同比将增加7%~9%、洗衣机销售累计同比将增加2%~4%。此外,在大屏化、娱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黑电产品升级换代也具有现实支撑。

3月30日,“2024上海家电以旧换新嘉年华暨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当天正是2024年“上海市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实施首日。此前,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联合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进一步释放上海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促进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减排,决定实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该政策实施时间为2024年3月30日至12月31日,消费者在参与企业的门店可购买若干件符合条件的补贴产品,按照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成交价格的10%享受立减补贴,消费者可通过银联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各享受一次,单笔补贴额最高1000元,补贴资金总额1.5亿元。相较上一轮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新一轮政策在补贴商品范围、支付方式、参与企业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补贴产品品类由原来的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等8大类升级为16大类,微型计算机、打印机、空气净化器、微波炉、净水机等品类首次进入上海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名录。家电消费尤其是绿电需求值得期待,家电领域用钢需求也值得期待。

机械设备

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设备更新为着眼点,目前正处于更换周期或者即将进入更换周期的设备受益显著。对钢材需求影响较大的是专用设备中的光伏设备以及交通运输设备。

铁路设备方面,根据国铁集团的报告,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24万台,其中内燃机车7800台,占比34.7%。以高耗能、重污染为主的老旧内燃机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进而促进大量机车更新换代。另外,动车组运行480万公里或12年左右,需要进行密集检修或更新换代。

船舶设备方面,我国是全球三大主要造船国之一,2023年承接的船舶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2024年船舶行业交付量较多,且年内新接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7%。未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船舶,发展新能源动力船舶是一大趋势。

工程机械方面,2023年,挖掘机产量和销量明显下降,但起重机、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产销均为近5年同期高位。由于工程机械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未来随着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建筑行业将稳健发展,工程机械产销的增长主要来自更新换代需求。

整体来看,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影响汽车、家电、机械等钢材终端行业,预计2024年制造业用钢需求增速将提升至3%~4%,较政策发布前的预期提高1个百分点;需求增量在1200万~1400万吨,较政策发布前的预期增加400万吨。分品种来看,受益于制造业更加活跃,热卷价格弹性要大于螺纹钢。此外,炉料端的利润将逐步向成材端让渡,炉料价格中枢预计较2023年小幅下移,螺矿比、卷焦比将随之扩大,操作上可视情况进行跨品种套利。(作者单位:恒泰期货)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